首页资讯中年人的绿色逆袭 | 循环包装赛道正在批量诞生百万富翁

中年人的绿色逆袭 | 循环包装赛道正在批量诞生百万富翁

adminadmin时间2024-06-29 05:25:38分类资讯浏览8

图片1.png2024年2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规划,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

但是,循环包装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横跨材料工艺、物联网软硬件、数字化运营网络等行业,对资本、人才、品牌、战略等也要求较高。尤其在目前的资本环境下,创业者要独立创业,打造一个循环包装服务网络,难度极高。

图片2.png近日,在“2024零碳循环产业创新论坛”,在循环包装行业耕耘多年的箱箱共用,推出“零碳循环创业计划”,以公司的技术和运营支持作为中台,结合创业者连接市场的能力,打造出循环包装行业“融合创业”的新路径。

通过这种方式,在箱箱共用平台上,已诞生了多位百万年收入的创业者。

平均年龄42岁的年入百万者

在“中年人如何从就业走向创业”的现场,主办方把四位年入百万的创业者请上了台。

这四位创业者平均年龄42岁,年龄最大者53岁。他们有在行业耕耘多年的资深行业人士,有转岗创业的自我挑战者,也有业务小白,通过几年的时间,都成长为年入百万的创业者。

图片3.png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箱箱共用平台创业者刘源表示,自己在箱箱共用实现了事业瓶颈的突破。

刘源今年39岁,在箱箱共用之前,他专做汽配包装,用四年的时间,做到7000万的销售额,但在突破亿元销售时遇到了瓶颈。

对于刘源来说,要提高销售额,就要扩大业务面,扩大客户资源。而不同类型的客户,需要的包装类型也不尽相同,需要投资更多研发设备。另外,要维护包装资源,也需要投入更多人力。

“当时市场上的大多数包装企业,都以买卖的形式为主,如何有效管理和提高包装箱的使用效率,是最大的挑战。箱箱共用为了提高效率,愿意做投资投入,这是吸引我加入最大的原因。”刘源说。

加入箱箱共用之后,刘源成功开拓了海天、益海嘉里金龙鱼等大型、超大型客户,业绩稳步提升。

根据《中国企业ESG发展调研报告》:为减少一次性包装,海天与箱箱共用优化原材料包装规格,2023年有效节约超1万个吨桶,减少约87%的原材料包装物使用,实现超99%的包材回收率。

图片4.png和刘源一样,夏见徳也是循环包装行业的老兵,在行业浸润多年的他,更看重操盘的成就感。夏见徳一直记得开发某国产新兴汽车巨头时的情形,那是他接触的第一个客户,也是箱箱共用签约的第一家主机厂。如何与汽车客户进行商务谈判,和汽车企业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管理层的交流,以及业务端的物流安排,随着双方合作越来越深入,夏见徳自己也学习到操盘主机厂包装切换的经验,和公司一同完成了蜕变。

近三年来,夏见徳每年实现千万级业季增长,成功开拓了多家零部件大客户,夏见徳累计销售2024年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只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在循环包装行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唐华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53岁的唐华,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在开始创业之前,他在公司从事运营管理。唐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周围很多人并不看好他。个性倔强的他,自认为应该可以一试。凭借真诚,唐华拿到了第一单客户,近年来,他的业绩稳步增长,并拿到了箱箱共用的年度销售冠军。

坚持长期主义,即使是行业小白,也会有所收获。张国胜分享的经历,激励了现场与会者。

2018年,张国胜开发某跨国化妆品牌客户的工厂,当时整个行业对循环包装的认知度很低。张国胜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详细的方案对比,终于成功签单。

这对张国胜意义重大,在加入箱箱共用之前,他是循环包装行业的小白。对金钱有强烈渴望的他,只是觉得循环包装有发展前景,也看好箱箱共用的发展,才决定加入的。

“从0到1的过程比较难,但有了三五百万业绩的时候,你的心态就会完全不一样。”张国胜说,“刚开始推循环包装服务模式的时候,很多客户还不很了解,但随着标杆客户的示范效应,业务拓展越来越简单。”张国胜表示,自己有50%以上的客户都来自于口碑介绍。

从2019年到2023年,张国胜的业绩增长率从20%到40%,终于在2023年首次实现了千万业绩。

“之前确实没有想过能拿到100万,但现在有路径了。”张国胜说。

平台+资本的赋能

在大模型这些曝火的赛道之外,这些在箱箱共用创业的中年人,凭什么可以拿到百万年收入?箱箱共用为他们提供了什么?

“企业的整体资源,可以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作为平台型企业,负责的是硬实力,把供应链、技术、资金做强,而接触用户、触达用户的能力,属于软实力,是创业者先天的禀赋和资源的积累。”廖清新说,“平台+创业者的组合,就是箱箱共用未来的新机会。”

历经十年发展的箱箱共用,有遍布全国的循环服务网络,通过在线循环服务平台,可以给用户提供非常便利的包装和运营管理服务。对于创业者来说,箱箱共用变成了中台,中台的资源都归合伙人调配,服务于业务市场开发。

在箱箱共用内部,刘源被称为“从零部件到液体包装的转型先锋”,他看好液体包装的未来市场,认为会有几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针对刘源的行业预期,箱箱共用作为中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液体包装行业,对“灌、排、技术适配”的精细化要求很高,需要企业对供应链有自主可控的能力。刘源表示,箱箱共用服务的反馈非常高效,从研发、设计、生产,提供的是一体化的支持。

“另外,箱箱共用管理层有战略视野,创始人经常走到业务一线推动项目。这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刘源说。

“箱箱共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都是行业领先,客户服务意识好,尤其是售前、售中、售后,展示给客户的感觉,都是非常专业的。”张国胜说,“即使是像我这样的小白,在师傅的带领下,一样有机会越做越大。”

夏见徳谈公司第一个零部件EUO箱项目的时候,利用十天的时间,在青岛、济南等地方看厂,给客户制定了分阶段改善的计划,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持续受益。

图片5.png

“为了这个项目,公司开具了不同尺寸型号的模具,逐步把EUO箱在整个市场做到现在的规模,助力我挖掘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夏见徳说。

另外,针对有志于从事循环包装行业的创业者,箱箱共用平台还会提供陪跑、孵化等帮扶。箱箱共用会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创业者的成单率。张国胜在平台就有一位师傅,在师傅的带领下,他对业务的理解能力迅速提升。

“师傅在入职的第二个季度给了我第一笔订单,10套KF975,虽然金额不大,但给了我很大鼓励。”张国胜说。

“不用投入任何资本,就可以开始创业,做和独立创业一样有成就感的事情。”廖清新说。

另外,箱箱共用链接资本的能力,也给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循环包装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资本的助力,作为箱箱共用的战略股东,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上市平台中关科技资租赁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根据其2023年最新财报显示,未来三年,中关村科技租赁将通过“租赁+投资+服务”的合作模式,提供6亿元资金支持,拓宽应用场景,加强数字化建设,进一步覆盖全国的循环运营网络。

循环包装 中年人的创业风口

在廖清新眼里,年入百万,也是一种创业的成功。

廖清新说,在中国,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人,只有万分之五的比例,年入两百万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因此,毫无疑问,这些中年人都是成功创业者。

“创业是多层次的,独立创业,要把控技术、市场、融资、管理等要素,占比极小。99%以上的个人还是要依托于平台,发挥自己长处,实现自己的价值。”廖清新说。

箱箱共用期待的合作人群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循环包装行业内人士;第二类,是一次性包装从业者;第三类,是在To B行业有丰富经验,并认同制造业、生产型服务业方向的创业者;第四类,是有创业经验和创业热情的人士。

“在今天工业化转型的进程中,中年创业者有先发优势,更能从容应对市场变化,我觉得中年创业者更应该胆大一点,抓住绿色产业的新风口。”廖清新说。

在首批零碳循环创业家眼中,循环包装市场足够大,而且正处在行业的风口期。

张国胜正在研究日化这个细分场景,他认为,日化空间还很大。“中国日化原料每年有近百万吨的需求,并且持续增长,还有很多原料我们没有触及到,另外,果汁行业的体量也非常巨大。”张国胜说。

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产销国,夏见徳认为,汽车行业的更新换代,释放了万亿级市场空间,也给循环包装行业带来了巨大机会。

“我认为汽车零部件场景有两种,一种是主机厂,一种是零部件公司。现在零部件循环包装客户多,但是主机厂也有很大的机会,只要跟随市场持续创新,基于平台的力量和自身的努力,我很有信心实现一个亿的短期目标。”夏见徳说。

在廖清新的规划里,箱箱共用未来三年,要赋能1000位创业者,打造出100位年入百万的绿色循环创业者。

“绿色是时代的红利,需要先行者带动后行者。这是‘零碳循环创业计划’的核心出发点。平台+创业者的组合,未来将成为一个主要的创业方向。我们的创业计划,就是利用箱箱共用中后台的能力,助力创业者成功。希望大家加入箱箱共用,共创循环经济。”廖清新说。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0
0
收藏0
久融控股(02358.HK)拟出售杭州绿云置业100%股权

    未登录用户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