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海”逐渐成为一个必选项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做一些尝试。只是,那个想象中遍地是黄金的市场,已经很难找到了。至少就我这次东南亚之行而言,我感到的,更多是“不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一个小例子,开始说起。
辞退一位新员工,你可能要赔偿一年工资
假如,你在当地招募了一位员工,签订了一年期的固定期限合同。
但过了一个月之后,你发现这位员工并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想要辞退。
这时候,请注意。你可能不仅仅是像国内一样,只需赔偿一个月的遣散费,而是要付他一年的工资。
因为印尼规定,对于固定期限雇员,如果雇主在雇员的就业协议到期前,终止协议,那么雇主就有义务,把就业协议期间的工资支付完。
这听上去还蛮好的。至少,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有了更多保障,是件好事。
但是,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之前了解不够充分,而操作的时候又没有注意,这可能就会成为一笔拖垮现金流的支出。
可想而知,这对你的招人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虽然印尼的年龄结构确实年轻,中位数不到30岁,年轻人很多,但他们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并不高。想要招到工程师和熟练工人,非常困难。
那怎么办呢?或许,你还是要耐下心来,和当地的大学、职业学校合作,真正培养出来能为企业所用的人。
就像,我们前几天提到的越南“双轨制”一样。与其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不如静下心来培养人才。与其追求短期的用工成本,不如投资长期的人才培养。
除此之外,我还听到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比如,某些大型企业的客户审核,就有可能会明确要求,供应商员工加班的天数,每天不能超过4小时,每月不能超过72小时。超过100人的工厂,必须建设配套诊所,医生护士的配置,也要齐全。
比如,一开始出海印尼,你要派一支团队。但你不能用旅游签,商务签,必须用工作签。否则被移民局逮到,要关小黑屋。但工作签的成本又很高,这就让人非常头疼。
来到印尼之后,你会发现,“合规”,可能是一个绕不去的坎。
不只是符合法律规定,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也关系重大。
印尼老乡又来游行了
听到一位企业代表分享经验。
初到印尼,他们就因为不了解当地文化,闹得很尴尬。
怎么回事呢?原来,印尼有游行示威的文化。当民众对某些现象或某家公司不满意,就可以上街游行示威,表示他们的诉求。
那,这和这家企业又有什么关系?
原来,周边村民想要更多工作机会,所以就在这家企业周边开展了游行示威。一开始还是十几个人,拉了个小横幅,后来,来了上百号人,拿着大喇叭,游行了整整大半天。这下子,给企业闹得特别尴尬,也很狼狈。
在国内,他们哪见过这阵仗?
后来请教当地人,他们却说这很正常。在印尼,只要你向有关部门报备了,就可以游行,合理合法。
那怎么办呢?
他们只好请村民来工厂参观,说在外面这里工作,需要对技能有要求,对语言有要求,不是来了就能做的。后来,也开展了一些面向村民们的英语培训,活动赞助,关系才渐渐缓和下来。
真不容易。听完之后,我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钱不在地上,钱在山上。
什么意思?
钱不在地上,钱在山上
有不少人,提到出海,其实是抱着一种“捡钱”的心态来的。
捡钱,就是简单轻松赚大钱。比如,我从国内复制一套打法,在这里就能大杀四方。比如,我从国内找点这里稀缺的产品,就能躺着赚钱。
但我要告诉你,这种心态,不太可行了。至少在未来几年的东南亚市场,不太可能行了。
因为现在能从地上捡到的钱,几乎已经被捡光了。
就好像前几天我听到一家企业分享的那样。他举了个电商的例子。在东南亚做电商,起初确实有一波红利期。比如,你靠一些很廉价的,甚至不太合规的产品打开市场,在这里的电商平台上大卖特卖。
但是现在呢?平台开始涨佣金了。如果你的毛利率很少,你就赚不到钱。
于是,你必须做很强产品力的,相对高毛利(35%、40%毛利)的品类,才能赚到钱。
所以,当你出来的时候,或许你不应该抱着“很快赚到钱”的期待。
出海淘金的意义,从来都不是捡到那些地表大块的金子,而是把手插进泥沙里,一点一点解决问题。
钱不在地上,钱在山上。山上有恶龙,而你必须战胜它。
怎么战胜呢?和你分享我一些不成体系的收获。
首先需要做的,可能就是足够深入地了解当地。
成为本地人,找到明白人
如何深入了解一个地方呢?
有两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关注本地新闻,了解本地人对事件的看法。
我们常说,英文互联网对中国有很大的误解。那么不难想到,中文互联网对越南、印尼乃至全世界,也可能存在误解。
因此,一定要在当地看看本地人是怎么说的。看看印尼语原始资料,是怎么说的。
比如,前段时间,你可能看到一则新闻,说“雅加达不再是印尼首都”了。但这种说法,不太准确。虽然根据法律,努山塔拉将来会成为正式首都,但目前雅加达仍然是首都。
看到本地人怎么说之后呢?之后,从微观层面找到明白人,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在我们落地印尼之后,我们就找到了当地的中国企业,认真请教他们在这里工作多年的重要负责人。又比如,我们还找到了当地商会。请一些真正了解情况的人,展开分享。
先试着成为本地人,再找到明白人。
否则,即使在这里呆上一个月,甚至一年,你也未必能深刻理解当地情况。
在了解完当地之后,你还要找到自己的客户。
服务华人,还是本地人
找客户?都出海了,还能有什么客户?不都是老外吗?
区别可大了。举个例子,肯德基。
请问,肯德基服务的对象,是谁?当然是中国客户。我有不少同事,下了班想不到吃什么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肯德基。
但是,如果肯德基在中国只做符合美国人口味的餐品,只服务美国人呢?那么,不要说开出如今万店了,它想开出十店估计都难。
感受到区别没有?
当一个公司出海,它面对的客户,可能有至少两种情况,一个是本地客户。一个是身处海外,但来自家乡的客户。
番茄资本的创始人卿永老师在谈到中餐出海时说到,如果你服务的对象是当地华人,就相当于在国内一个比较赚钱的市场开了店,还不算出海。只有做到让当地客人喜欢、频频光顾,才算真正的出海,才能摸到更高天花板。
现在,说到印尼。
如果你做小笼包,这主要是面向海外华人的。当然,也会有本地人来尝鲜,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主流食物。然而,如果你做越南河粉、海南拉面或者咖啡,这些都是服务于本地人的。如果你选择开设华人超市,那就是针对当地华人的。如果你选择做汽车或摩托车,那就是面向本地人的。
这两者的策略,完全不同。
仅从市场大小来看,如果你的服务对象是海外华人,那么你面对的市场,大概是一个几百万到一千万不等的人口的市场。如果你服务对象是本地的印尼人,那你面对的市场,就是一个2亿多人口的庞大市场。更不要提风俗、饮食、文化等种种层面的不同了。
所以,你在出海的时候,或许也要搞清楚:具体服务谁?是本地人,还是海外华人?
不过,无论服务谁,请不要忘记一件事:我们是来帮忙的,而不是添乱的。
帮忙,而不是添乱
回忆一下上世纪90年代。
当时,不少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当时,我们对这些外企,抱着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大概就是: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希望国家富强,希望产业升级,希望民众富裕,拥有美好生活。所以,我们出市场,你们出技术和流程,帮助我们建设国家。
你们是配角,我们才是主角。
那么,同样道理。当我们作为外来者,进入其他国家时,也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能提供什么帮助?
如果我们去到海外,只是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结果给当地制造了麻烦,那就绝对不可持续。
比如说,印尼政府,可能会很关注重视中小企业的利益。如果我们把一些极低价格的产品拿出来,扰乱市场,他们就无法盈利。那么,就当然会受到政策和法规限制。
但是,如果你换个方式,去做印尼线下几万家小店的供货商呢?在你的帮助下,他们提高了运营效率,也获得了相对更便宜的,不在法规限制内的品类供应。于是,几万家门店,十万个家庭,可能都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好。自然,你就不会受到来自政府的限制。
而在很多地方,你也能看到印尼政府对于外来企业的诉求。
比如,他们的投资部门,就叫做“投资和下游产业部”。
投资,怎么能和下游产业一起管呢?
举个例子。早期,印尼靠矿产赚钱。例如镍矿和铝矿。
但是,卖矿石怎么能长久发展呢?那就发展下游产业。你要做矿石下游生意,就来这里建厂。做铝锭,铝管,或者更多。不断深加工,不断往下游走,不断增加自己的附加值。这,可能就是印尼政府对产业的诉求之一。
请记住:我们是来帮忙的,而不是添乱的。
抱团
中国企业在出海时,抱团合作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五菱。他们在过年时,会举办抽奖活动,奖品不是五菱的汽车,而是创维的电视。而创维呢?会把五菱的汽车,作为在年底抽奖的奖品。他们,用互相购买对方产品的方式,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支持。
而且,在我们到这里之后,华为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分享了很多对于本地市场的感悟和看法,也回答了很多想来这里深耕的企业的细节问题。
这就是中国企业抱团合作的精神。在一起,力量才更强。
真好。理解本地,理解客户,摆正位置,抱团取暖。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决策。
但这也要求,不少企业的出海,可能真得需要老板本人出来,才能落到实处。
老板本人出去,出海才能落到实地
在和企业代表交流的时候,我们谈到一个很有趣的说法:肉身出海,才叫出海。
商品出口不叫出海,那只能算贸易。
为什么要出来?因为在海外,你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
比如说,不少人都说,越南很像20年前的中国,印尼很像多少多少年之前的中国。但这并不代表你把中国成功过的模式,照搬过来,就能成功。
他只“像”,并不“是”。他虽然可能正在走中国曾经走过的道路,但那并不一定意味着,他需要中国曾经的产品。我们要做的,是利用自己的经验,重新满足这个地方独特的需求。
每一家企业,在海外,都要重新认识自己一遍。
所以,老板本人出海,就非常重要。一家企业创始人说,为了做好印尼的业务,他自己背着包,跑遍了一个个小岛,看遍一个个小商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出海这件事,如果只是找一个团队来做,很难成功。因为,这相当于用一个经理,去对抗一整个有主心骨的,并且非常努力,能随时做出重大决策的团队。
交流过程中,还有人笑称:如果xxx(某位企业家)出来,那就根本没有我的事了。而这,更说明了创始人本人出海的必要性。
年轻人和企业家
这次东南亚之行,我有个特别深刻的感受:这个世界,需要年轻人。
你还记得在越南遇到的向导吗?
他是阿新,已经结婚,妻子在芽庄。在平均工资三四千的胡志明市,他每个月都有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收入。为了提高收入,他去自学中文,学习课程,事业一步步发展,走到了今天。勤奋,扎实。但也松弛,自在。
而在印尼和越南,也有大量的,像阿新一样的年轻人,特别有活力。为什么?
有活力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不怕失败——或者说,没有太多可以失去的东西。
可是,年轻人缺乏经验怎么办?
这就需要“冒险精神”。或者换一个说法,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输了再来。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世界,充满年轻人,而年轻人又同时充满活力,具备冒险家精神的时候,你总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因为他们总会不断尝试和创新,哪怕中间有失败。
新的可能性,就会在失败中,渐渐开出花来。
我突然感到很受触动。因为,我也希望中国的年轻人同样充满活力。
前段时间,郑州的大学生有一场“夜骑开封”活动。上万名大学生,骑着共享单车,从50公里外涌入开封。
有人觉得,他们阻碍了交通,也给开封造成了一些麻烦。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或许,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是年轻人的活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甚至把我感染得心潮澎湃。只是,我没有去,或许是因为我确实老了。
是的,老了。相对来说,五六十岁的人就往往趋于保守。这也当然。因为他们有太多可以失去的东西。“避免失去”比“获得”,要占据更高的优先级。
因此,这种对比让我感慨万千。中国的年轻人,不应该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个世界非常需要创新,所以也非常需要年轻人。
用不完的护照本
最后,和你分享一个有趣的细节:这次出行,我的护照上一个签章都没有。
二十几年前,我去美国,护照上就开始盖章。后来,每到一个地方,出境时中国要盖章,入境时其他国家也要盖章,护照上的印章越来越多。因此,我现在使用的这本护照已经是第五本了。本以为按照每年出国四次的频率,很快就会用到第六本、第七本甚至第八本。
但是这次,我的护照从头到尾都没有被盖过章。
从浦东出境时,我通过自动通道离开,没有人给我盖章。到了越南,他们用的是单独的签证纸。这好像与越南和中国之间复杂的护照关系有关,具体细节不多说了。总之,我的护照上依然没有被盖章。
接着,到了印尼,他允许外国人在入境时直接用护照扫描通过。或许这和评论区有些朋友提到的,防止收取小费的情况有关。但是,没有盖章。
看着我的第五本可能很久也用不完的护照,我一时间有点失神。
或许,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利,地理距离也在缩短。
但是,我们见面的速度加快了,人心是否也在拉近呢?
我不知道。你说呢?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