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太空采矿,微重力制药,射频等离子推进器应有尽有丨商业航天大事记

太空采矿,微重力制药,射频等离子推进器应有尽有丨商业航天大事记

adminadmin时间2024-06-28 19:04:37分类资讯浏览38

图片


整理丨海腰



图片

投融资


Varda Space Industries完成9000万美元B轮融资


近日,Varda Space Industries宣布,已完成9000万美元B轮融资,总融资额已达1.45亿美元,资方包括Caffeinated Capital,Lux Capital,General Catalyst,Founders Fund和Khosla Ventures。


Varda Space Industries的商业模式是,发射太空舱,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为客户生产特定领域的产品,目前以药品为主。


一些特定的药物,生物制剂,光纤,光缆等物质,在微重力的环境下生产会更加高效,品质更高。一些特定药物只能在微重力环境下制造。


太空制药早已不是科幻。目前,Varda Space Industries已为客户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中生产了利托那韦(ritonavir)的晶体,这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按照Varda Space Industries的规划,将来会每月发射一次太空舱以满足客户需求。未来,还将为政府和科研机构服务,提供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室。


图片


Phantom Space完成新一轮融资


近日,SpaceX前副总裁Jim Cantrell创立的Phantom Space完成新一轮融资,总融资额已达3700万美元,资方包括Reaser Family Office和KOLH Capital等。


目前,Phantom Space有价值7900万美元的商业发射合同和来自NASA的3亿美元合同,预计将于2025年6到7月进行第一次发射。


图片


Interlune完成1560万美元融资


近期,太空采矿公司Interlune宣布,已完成1560万美元融资。


Interlune总部位于西雅图,创始人是前Blue Origin总裁Rob Meyerson和前总设计师Gary Lai。Interlune计划在月球建立氧气提取系统和3D打印工厂。


根据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在月球建立“本地工厂”非常重要。


Interlune的竞争对手ICON计划用月壤制造产品,目前已赢得NASA价值5700万美元的合同,用以在月球表面建立3D打印制造设施。


图片


Lumen Orbit完成240万美元融资


近期,Lumen Orbit宣布完成240万美元融资,资方包括Nebular.vc,Caffeinated Capital VC,Plug & Play VC,Everywhere Ventures,Tiny.vc,Sterling Road VC,Pareto Holding VC和Foreword.vc。


Lumen Orbit总部位于西雅图,致力于在太空中处理部分数据,以提高下行链路速率。


按照Lumen Orbit的规划,将发射300颗卫星,部署在近地轨道之下。


Lumen Orbit将自己形容为在轨地面基站(in-orbit ground station),将来还会发力太空中的云计算和边缘计算。


图片


Xona Space Systems完成1900万美元A轮融资


近日,Xona Space Systems宣布完成1900万美元A轮融资,资方包括Future Ventures,Seraphim Space,NGP Capital,Industrious Ventures,Murata Electronics,Space Capital,Aloniq。


Xona Space Systems要做的是私营版的GPS导航系统。


在初期,该公司计划部署258颗卫星,为美国市场提供私营导航服务,比美国政府运营的GPS导航服务更精确,更便宜。


图片


航天驭星完成近5亿元B轮及C轮融资


近日,航天驭星宣布,已完成近5亿元B轮及C轮融资。B轮融资由重庆数投领投,C轮融资由中山创投及招商母基金领投,中金资本等基金跟投。


航天驭星是一家商业卫星在轨运管服务商,成立于2016年,早期以卫星测运控起家,之后又拓展到了地面设备制造遥感卫星定标、碰撞预警、空间碎片清理、卫星在轨维修等领域。


外国的同类公司融资火热。Quindar在今年1月融资600万美元,Kayhan Space在去年9月融资700万美元,Antaris在去年9月融资350万美元。


图片



图片

里程碑


Phase Four获得DARPA价值1490万美元合同


近日,Phase Four宣布获得DARPA价值1490万美元的合同,用以生产卫星射频等离子推进器。


Phase Four成立于2015年,一直致力于革新小型卫星使用的霍尔推进器。


目前,公司已有4套射频推进系统在太空中应用,接下来的15个月中,还有82套系统等待交付。


此前小型卫星应用的霍尔推进器原理简单,技术成熟,就是利用电力电离推进剂,把离子高速喷射出去,但有着成本高昂,制造复杂等问题。


Phase Four研发的射频等离子推进器不再使用高压电路和制造困难的原材料。据公司介绍,其产品可以降低70%以上的制造时间和成本。


图片


The Spaceport Company赢得DIU价值150万美元合同


近日,The Spaceport Company宣布,赢得了DIU价值150万美元的合同。


The Spaceport Company是一家研发和生产海上移动发射平台的创业公司,其平台可以在海洋的任意地点部署,快速发射。


这样的快速发射平台成本较高,但非常适合部署军用卫星。典型的场景是,一颗重要的军用卫星被击落后,可以快速发射补充。


图片


SpaceX依旧遥遥领先


近日,美国研究机构BryceTech发布了2024年一季度全球航天发射数据。


在发射次数,入轨质量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指标上,SpaceX依旧遥遥领先。


一季度全球共发射62次,SpaceX发射31次,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一季度全球的入轨质量共493.93吨,SpaceX的入轨质量共429.12吨,占全球总量的约87%。


图片


星链在99个国家落地,用户突破300万


5月21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祝贺SpaceX团队在99个国家超过300万客户!


第99个落地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印尼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缺乏高速互联网的接入手段。


到2024年年底,星链落地国家将超过100个,收入有望突破70亿美元。


图片


Carnival旗下邮轮已全部配备星链的卫星互联网


5月14日,全球最大的邮轮公司之一Carnival宣布,其全球船队的所有邮轮现已配备星链的卫星互联网。


Carnival首席执行官称,星链改变了游戏规则,邮轮的客人满意度大幅提升。


目前,主流的邮轮公司,如皇家加勒比,嘉年华,歌诗达,MSC地中海等,都已为旗下的大多数邮轮配备了星链的卫星互联网。


图片


SpaceX发布舱外宇航服


5月4日,SpaceX正式发布了其设计的舱外宇航服。


该宇航服是在龙飞船现有的舱内压力服基础上设计而来的,升级了全新的关节设计、更好的热管理系统和头盔。头盔的外部涂层相当于遮阳板,还配有一个摄像头和显示器,可以在出舱活动中提供宇航服的状态信息。


这次发布的舱外宇航服将首先用于北极星黎明(Polaris Dawn)飞行。


按照任务计划,猎鹰9号火箭将把一艘龙飞船送入轨道,飞船再将其远地点提高到1400公里,这是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以来,载人飞船任务达到的最高高度。


图片


Intuitive Machines将于四季度将30斤公斤载荷送到月球表面


近日,Intuitive Machines宣布,IM-2任务将于今年第4季度发射,着陆器将把130公斤载荷送到月球表面。


Intuitive Machines还宣布,其正在研制的第3个月球着陆器,计划2025年发射。这3次任务都属于NASA给予的月球商业载荷服务(CLPS)。


该公司预计,其2024年的收入将达到2亿至2.4亿美元。


图片


NASA向9家公司授予探索火星的商业合同


5月1日,NASA宣布向9家公司授予《一起探索火星:商业服务研究》项目合同,支持其研究怎样为未来火星任务提供商业服务。


获得合同的公司包括Firefly Aerospace,Impulse Space,Astrobotic,Albedo Space,Redwire等。


图片


NASA将采购三家公司的月球车


近期,NASA宣布3家公司中标月球车的服务合同。


月球车主要用来在月球表面运送宇航员,NASA的要求包括,能载两人、最高时速15公里、永久阴影区工作至少2小时等、能远程操作等。


中标的三家公司是Intuitive Machines、Lunar Outpost、Venturi Astrolab,三家公司分别成立于2013年、2017年和2021年。最年轻的公司成立仅3年。


在NASA的扶持下,有探月相关业务的商业航天公司受到投资人追捧,Qosmosys在去年完成了1亿美元的种子轮融资。


图片


天龙三号液体火箭将于下半年发射


据媒体报道,天兵科技研发的天龙三号液体火箭将于下半年发射。2023年4月,天龙二号液体火箭成功发射。


此外,天兵科技在张家港建设的火箭制造基地已投入生产。


该基地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唯一一个为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量身定做、从零开始建设的项目,也是目前亚洲面积最大、产能最高的单体火箭总装厂房。


在2023年的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上,天兵科技创始人康永来荣获创业邦“2023年度创业者”。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0
0
收藏0
宁波方正:实际控制人增持计划完成

    未登录用户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